香港海防博物館遊記 (二)
1941年12月8日 ,日本入侵香港,這場歷時十八日的戰爭被稱為香港保衛戰,詳細的資料可以在 維基 觀看。當時香港的守軍是由兩營英兵、兩營印度兵及兩營加拿大新兵組成,因為兵力不足,香港義勇防衛軍也加入備戰行列,總數一萬人左右,雖然都奮勇作戰,但還是不能抵抗數萬日軍的攻擊。 當時日軍由深圳渡河入侵,由於香港在該天早上才收到英國總部日本宣戰的通知,所以被打個措手不及。啟德機場被轟炸,英軍的飛機被殲滅,被估計能抵禦上十多天的醉酒灣防線(長紅線處)不到幾天便被攻破,英軍一路向南退守,在香港島跟日軍激戰, 現時博物館所在的鯉魚門砲台也是當時的戰場之一 (大概在圖中3字的地方,一會兒會貼一下文物徑的現場照XD)。最後英軍退守到香港島的南端——赤柱,港督見大勢已去終於投降。 順帶一提,香港是少數在二戰中出現白刃戰的戰場之一。 英軍在撤退時放火燒掉在九龍佐敦道的油庫,就是後面的煙霧所在處。順帶一提,這是中環皇后像廣場所攝。 投降的士兵都被囚於北角、深水埗、亞皆老街、馬頭涌的集中營,日軍只給他們很少糧食,他們日常只能穿著日軍發下的兜襠布,殘舊不堪的軍服只留在重要活動時拿出來穿一下。很多人都因飢餓或疾病死亡。 (對不起我該拍多點相片的orz) 光復後有些戰俘被餓到皮包骨,實在是慘絕人寰。 自二戰後,戰場主力已由海陸軍變為空軍,固定砲台的重要性下降,雖然香港仍保有一定的駐兵,但自此海防地位已不復往時。 對不起到最後好像只介紹了歷史……orz 因為時間不夠又犯懶所以沒怎麼拍到照片,我下次去時再補上喔QuQ 大概兩星期後這樣…… 咳,言歸正傳,2011年適逢香港保衛戰七十周年香港海防博物館在時,舉行了一個名為「 負隅頑抗 - 加拿大部隊與香港保衛戰 」的專題展,向為了保衛香港而命喪於此的加拿大士兵致敬! 除了照片外,還有士兵及其後人對該次戰事回憶的訪談,聽後讓人肅然起敬又傷感。 第二個專題展則是「 突破重圍-從香港到惠州 」,是講述數十名英國和中國軍官如何在香港投降不久,突破日軍的重重防守,由海路逃到盟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