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一派Replay演唱會2021、《我等著你回來》

去年Replay時明哥有說過這次的演唱會源於外國的一種做法:把專輯從頭到腳演繹一次,跟歌迷一起回顧自己的音樂作品。每次選兩張,四年就能回顧完8張專輯了。上次是《意難平》/《神經》,今次是《我等著你回來》/《你還愛我嗎?》

身為跟達明成立同年出生的歌迷,沒能看到這些專輯誕生於怎樣的時代和社會氣候,儘管買齊也聽過裡面的每首歌,但還是隔了點什麼,有一半不太能有共鳴。而人嘛,當然比較常聽有感覺那些,所以這系列的演唱會也給了我機會去以專輯為單位咀嚼每首歌。也許年紀大了,有些歌重聽會訝然自己以前為什麼會忽略了它。例如〈神奇女俠〉我以前會覺得有點莫名,現在聽卻很能認同XD 〈那個下午我在舊居燒信〉以前只覺得調子很紓緩,現在聽才能品出那份酸楚惆悵和壓抑。

我買了20 21 25(直播)26,20號很冷又下雨,據說那個冬至的颱風要殺到,所以很大風,頗有淒風苦雨的感覺。這次的紀念品難得比較感興趣,但我來得晚了,買紀念品的隊伍已經截龍,散場時想要的東西已經賣光了,只好買了專輯其他明天早點過來。結果21號我7點15分已經殺到了,天氣回暖但我怕晚上還是穿得略厚,結果走過來已經出了一身汗,幸好任務達成,入手了徽章和T。最後一場又回歸濕冷下雨的天氣,但會場卻滿熱的,熱到我要脫外套。明哥這幾天也不停勸敗,聽了幾天「東西很重,不要讓我們搬回去呀」和「買咗口罩未呀,下次戴來看演唱會」後,本來不打算買口罩的我還是腦波弱買了全套口罩回去。(掩臉)

第一場隔壁坐的是一個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士,進來時滿手都是剛買到的戰利品,害我羨慕地看了很久……第二場時隔壁是一對45左右的男女,最後一場隔壁是三個20多的女孩,前面是一個頭髮都白了的男人,看到比我年輕的觀眾真是莫名欣慰(欸)她們還拿出單反拍照!好想問她們要照片(喂)

香港已經不是那個香港,而是美麗新香港,所以一開始我們先坐飛機回到1987年,達明一派在那兒等著我們XD

《我等著你回來》是按着CD的次序唱的,一開始先嗨了兩首,但第一場的麥高風收音有問題,明哥還在適應,加上第一場觀眾還未轉換過心情來,所以嗨不起來XDbbb 第二場大家就很快進入狀況,很有反應了。

相信看過演唱會的各位都對〈今夜星光燦爛〉的特效不陌生。

不過這次變成了放完煙花的維港景色被飄揚的紅布包裹。

第一二場還未有這個,在第五場才看到的〈溜冰滾族〉舞台。

看直播時順手拍到的近鏡,機長服的明哥和達哥。

〈大亞灣之戀〉的舞台特效,說到這個我還是最喜歡兜兜轉轉演唱會的版本。當然,那時在紅館台比較大才可以做到。

這次〈神奇女俠〉找了Sarini做旁白,雖然我沒誇張的眼蓋,但我也希望成為一位神奇女俠,雖然過著普通的生活,不被沉悶處死~ 不過大概中森明菜已經不對應年代了,所以旁白轉了其他內容。最後還加了段「邊個話我奄尖呀,我只係做人有要求。點解要我符合你嘅標準啫?你套標準而家好好咩?珠寶呀珠寶,如果我一隻手戴兩隻戒指,咁我係咪最壞嘅神奇女俠呀?」一開始聽覺得有點說得太白了,但又想想有些事不說得這麼明白有些人是不會收聲(喂)

標準那句也適用於某件星期日發生嘅事w

〈你望·我望〉相比〈神奇女俠〉,算是演唱會經常出現的一首,一直也喜歡那種曖昧的感覺。而之前的卅一派對演唱會時,他們演繹出一種極權下略帶驚悚的感覺。這次閒聊時明哥提到彩排時看到有人面無表情地坐在看臺上你望我望,都會忍唔住諗點解要望我呢?(達哥:工作人員啫。)雖然是開玩笑的語氣,但語氣下也有幾分真實感。

CD中場來個點歌(欸

另一個版本的大亞灣之戀,可以看到修女裝彈結他的盧凱彤QAQ

原來〈神奇女俠〉是電影主題曲。

聽完很後悔那時沒有買限量黑膠全套,但想想我沒有黑膠唱片機,買來也是白搭,不過這個音質即使是翻錄也覺得好正。

第二場明哥提到當初在出《我等著你回來》的卡式帶時,這幾首比較歡快在是在Side A,翻過去Side B就完全是另一種氣氛。

第五場明哥也提到這張專輯的主題是等待與焦慮。

等待沒有歸期的情人也許是幽怨和期待,但一個有明確時間的回歸,香港人只能選擇留下或遠走,走的和留的也思緒萬千吧。1987和2021年的時空忽然疊在一起,歌中訴說的一切都驀然變得明晰起來。

在第一場明哥說,〈那個下午我在舊居燒信〉本來準備了很精彩的影像,但在開演前兩小時,這個影像被消失了。他希望我們在黑暗中回想有什麼被消失了。然後在第五場,他們決定在FB送上被消失的影像,讓我們在音樂響起時一起觀看。如果這是在舞台放出來,絕對會看哭很多人。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開下面的音樂,已經有有心人把音樂導入影像中。。

明哥在第一場提到,生活在這個世代,我們要靈巧像蛇,純良像鴿子。第二場他說昨天發生了很多生命中無常的事情,酸楚之餘也慶幸能看到達明繼續站在舞台上,也許香港有很多東西被消失了,但有他們的歌聲相伴,寂寞的人還是有福了。

相信大家跟我的想法差不多,在一片黑暗之中,燈光陸續在觀眾席亮起亮起,搖動,願我們成為達明的燈,香港的燈,世界的燈。

〈別等〉的迷離舞台,燈光安排讓我想起香港長長的隧道燈。

歌詞中淡淡的離愁,莫名讓我想起末世情「沙滾滾但彼此珍重過」這句。

之後的〈上路〉是明哥第一次作曲的作品,當初他不會寫譜,所以是用哼的錄了一段給達哥聽。達哥聽了後覺得有feel wo,於是就成了這首歌。

其實這首很有異地流浪的感覺,讓我想起前陣子上映的奧斯卡得獎電影《浪跡天地》(《Nomadland》)。

我個人最喜歡副歌這段:
任雨侵 洗去腳印
任雪霜 飄滿髮鬢
獨自前行
路更彎 煙雨更冷
獨往返 哭笑顧盼
斷續循環
寒夜對影慨歎

聽起來有一種堅強豁達又灑脫的感覺。

話說重溫這個專輯時,〈情探〉簡直讓我貓軀一震,那個歌詞的古韻雅致,簡直能與〈石頭記〉媲美,以前居然忽略了這首歌讓我心裡充滿WHYYYYYYYY。

明哥提到這首歌其實是很久之前他主演的一齣電影《金燕子》的主題曲(明哥:千祈不要找來看,我的演技爛死了),前陣子為了重新聽專輯時,才發覺原來這件記憶中不太美好的事,(明哥:我的演出拉低了紅姑演出的水平)原來也留下了些美好的東西。

這首歌的靈感是來自崑曲〈情探〉,但現在聽來,那種聞著家園變為焦土的徬徨感也莫名切合心境。

〈……你回來〉的部分他們邀請了快91歲的潘迪華小姐錄製,播放了潘小姐由以前到現在的照片,中間還有一張跟白光的合照。2021年的她看起來風采依然,根本不像快91歲的人。明哥說這段沒有比潘迪華這位由上海來到香港,輾轉各地,最後落戶在香港,也熱愛香港的天涯歌女更適合唱出這段了。

話說這張專輯一開始和最後也有機場的聲效,頗有象徵性,一開始可以聽到國際航班的廣東話廣播,飛機由香港到倫敦、墨爾本等等的召集,而〈……你回來〉的部分就成了中國城市天津、海口等抵達的廣東話廣播,再變成普通話,簡直是神寓言。

接著在風聲中引用了張愛玲在《傾城之戀》的名句:

「這堵牆,不知為什麼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

「這裡是什麼都完了。剩下點斷堵頹垣,失去記憶力的文明人在黃昏中跌跌蹌蹌摸來摸去,像是找著點什麼,其實是什麼都完了。」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

香港和上海,大概兩個城市在過去本質上頗有相似之處,所以達明歌曲的意象有很多都能追溯到張愛玲的作品上。

差點忘了要來個點歌時間……

懷舊影像(欸

這個版本的影像比較像我聽曲時的想像。

忽然發覺這次的舞台影像有點像剛才〈別等〉MV XD

三十五年前的珍貴片段,當年的達哥是個沉默的帥小夥。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達明一派兜兜轉轉演唱會觀後感 (下)

2017 達明卅一派對、觀後感